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婴儿 > 婴儿疾病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008-05-31 08:52] 作者: 佚名 录入: liujing
导读: 手足口病(丙类传染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y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宝宝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宝宝,不要接触其他宝宝,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相关链接 尿布疹治疗:红臀时应怎样护理 尿布疹治疗:用香油可缓解 尿布疹治疗:前辈妈妈经验谈

幸运的奥运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