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婴儿资讯 > 婴儿护理 > 细心保护好宝贝的听力

细心保护好宝贝的听力

[2008-04-02 08:39] 作者: 佚名 出处:其他 录入: huangmaohao
导读: 1.外耳:由耳廓及外耳道组成。外耳道由软骨部与骨部构成,软骨部约占外1/3,内2/3为骨部。新生儿的外耳道软骨部和骨部尚未发育完全,因此耳道窄而塌陷。1岁以下的婴儿外耳道也几乎由软骨组成

  人的耳部是由外耳、中耳及内耳组成——

  1.外耳:由耳廓及外耳道组成。外耳道由软骨部与骨部构成,软骨部约占外1/3,内2/3为骨部。新生儿的外耳道软骨部和骨部尚未发育完全,因此耳道窄而塌陷。1岁以下的婴儿外耳道也几乎由软骨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软骨部皮肤含有一种特殊的腺体,叫做耵聍腺。其分泌物称为耵聍,俗称耳垢。正常耳垢为黄白色的片状物,有的为黄色黏性分泌物,犹如麦芽糖样,称油性耵聍;有的为黑褐色团块阻塞耳道,形成耵聍栓塞,可影响听力。

  2. 中耳:由鼓室、鼓窦、乳突及咽鼓管四部分组成,鼓室是传导声波,扩大声音的重要结构。咽鼓管有调节中耳气压、维持正常听力的作用。重点强调一下咽鼓管,它是连接鼓室与鼻咽部的细管,也就是说耳与鼻是相通的。咽鼓管由骨部和软骨部构成,平时,软骨部在静止状态下闭合,呈缝隙状,只有当吞咽、张口、打哈欠时才开放,此时,由鼻腔吸入的空气经咽鼓管进入鼓室,使中耳成为含气的空腔。这样,可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得以平衡,保证正常听力。

  与成人相比,小儿咽鼓管的走向接近水平,管腔较短,约为20毫米长,管腔却相对较宽,也就是说连接耳和鼻咽部鼻咽管具有短、平、宽的特点,所以,小儿鼻腔或鼻咽部感染极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 内耳:由耳蜗和前庭组成,耳蜗形如蜗牛,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含有平衡器官。

  引起宝贝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

  1.外耳:先天畸形、耳道闭锁、炎性肿胀、异物阻塞等,均可导致听力下降。

  2. 中耳:凡先天畸形、炎症(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中耳炎)、肿瘤、外伤等,均可造成传音功能减退,导致听力下降。

  3. 内耳:凡先天遗传、传染病、药物中毒、强噪音刺激、免疫缺陷等,均可损伤听觉感受器的毛细胞,造成声音感受能力减退,致使听力下降。

  小儿常见耳病正确处理法

  门诊病例1

  一个刚出生40天的宝贝,父母发现他的双耳道流黄色分泌物,疑为中耳炎,带到医院就诊。小儿没有受凉或发烧史,不哭闹,饮食正常。经过检查,发现双侧外耳道里有黄色的黏性分泌物,犹如麦芽糖状,待拭除后见鼓膜正常。

  病例解析:

  这就是所谓的“油耳”,即正常的油性耵聍,而不是中耳炎引起的流脓。

  正确处理法:

  不需要对宝贝进行任何治疗,但要定期请医生清理耳道,以免阻塞耳道影响听力。

  门诊病例2

  一个2岁的宝贝,因右耳疼痛来医院就诊。父母说在2天前给宝贝洗澡后怕耳内有水,曾用棉棍拭擦耳道。现在,宝贝不让别人碰右耳,睡觉一翻身就哭。经过检查发现,宝贝的右外耳道后壁红肿,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时哭闹不止,诊断为急性外耳道炎。

  病例解析:

  外耳道是一个弯曲的管道,表面皮肤薄,皮下组织又少,用棉棍清洁时极易碰伤,引起外耳道皮肤急性发炎。由于耳道窄小,没有足够的肿胀空间,所以炎症会直接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疼。因此,宝贝不让别人触碰耳部,睡觉翻身一不小心碰了患耳也会引起剧痛,由此大哭不止。

  正确处理法:

  给予口服消炎药治疗,并用热毛巾在耳部热敷,促使炎症消退。今后切记不要给宝贝掏耳朵,尤其勿用发卡、挖耳勺、棉棍碰外耳道,以免损伤耳道引起感染,使听力受到影响。

  门诊病例3

  一个1岁的小宝贝,因感冒发烧5天被父母带到医院就诊。虽发烧已退,但近两天一吃奶或喝水就哭,拒绝吃喝,摇头抓耳,夜闹不安。耳科大夫检查发现,宝贝的双侧外耳道正常,但一侧鼓膜充血明显,鼻腔黏膜红肿。医生诊断为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给口服消炎药。

  病例解析:

  小儿感冒先引起鼻腔黏膜发炎,炎症经咽鼓管可蔓延至中耳,引起鼓室黏膜充血肿胀,气腔缩小。当吃奶或喝水吞咽时,软骨部会突然开放,使空气由鼻咽部进入鼓室,致使黏膜肿胀的鼓室内压增加,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由于一吞咽就耳痛,宝贝不敢吞咽,所以会拒绝吃喝,家长常误认为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另外,由于小儿不会说话,耳部不适只能哭闹或抓耳摇头。

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  宝宝出牙期棘手问题大解答  “拉大锯”可帮宝宝锻炼肌肉

婴儿听力的问题